e-Gallery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

终身学习 全人发展

  • 主页
  • 关于我们
  • 主题
    • 价值观教育
    • 语文学习
    • 人文教育
    • 创造力与解难
    • STEAM教育
    • 艺术与文化
    • 体育发展
  • 学生
  • 学年
    • 2022/23
    • 2021/22
    • 2020/21
    • 2019/20
    • 2018/19
    • 2017/18
  • 连结
Menu
  • 主页
  • 关于我们
  • 主题
    • 价值观教育
    • 语文学习
    • 人文教育
    • 创造力与解难
    • STEAM教育
    • 艺术与文化
    • 体育发展
  • 学生
  • 学年
    • 2022/23
    • 2021/22
    • 2020/21
    • 2019/20
    • 2018/19
    • 2017/18
  • 连结
  • 繁
  • EN
e-Gallery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Education Bureau

  • 主页
  • 关于我们
  • 主题
    • 价值观教育
    • 语文学习
    • 人文教育
    • 创造力与解难
    • STEAM教育
    • 艺术与文化
    • 体育发展
  • 学生
  • 学年
    • 2022/23
    • 2021/22
    • 2020/21
    • 2019/20
    • 2018/19
    • 2017/18
  • 连结
Menu
  • 主页
  • 关于我们
  • 主题
    • 价值观教育
    • 语文学习
    • 人文教育
    • 创造力与解难
    • STEAM教育
    • 艺术与文化
    • 体育发展
  • 学生
  • 学年
    • 2022/23
    • 2021/22
    • 2020/21
    • 2019/20
    • 2018/19
    • 2017/18
  • 连结

嘉许香港学生在全人发展的杰出表现

终身学习 全人发展

  • 繁
  • EN
  • 主页
  • 主题
  • 艺术与文化

音乐荟萃.学校创艺作品 2018

学年

2017/18

主办机构

教育局

项目网址

edb.gov.hk/s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arts-edu/student-activities/gala-musica/scw/index.html

音乐荟萃・学校创艺作 2018 旨在鼓励学生以多媒体配合原创音乐表达意念,并提供演出原创音乐和观摩交流的机会。上述活动由教育局艺术教育组主办,香港作曲家联会协办,并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赞助。

只提供英文版本

前往英文版本

青松侯宝垣小学

学生名单

区俊朗、陈凯琳、郑咏芝、蔡咏琪、范倩怡、叶芷希、黎红而、赖亮铠、林栢欣、李欣庭、梁恩瑜、李泓翰、李颖梓、林彩楹、罗恩祈、陆灏轩、蓝芷晴、吴凯琳、吴天乐、潘恩乐、潘昕彤、沈芊彤、冼恺晴、邓钧霞、曾宪誉、谢棋浩、蔡雅熙、温嘉明、黄卓怡、王文峰、胡晓彤、奚铭轩、袁如心、周敏怡、周德仪、周依璇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音樂奖 (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声响巨人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想像力,以及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以声响设计表达《声响巨人》的故事。

得奖作品

福建中学附属学校

学生名单

陈昱桐、张嘉怡、蔡桂熙、洪逸榣、叶睿希、高梓恩、江启升、关旨淇、林子荞、林彦妤、廖凯悠、卢嘉妤、吴卓盈、薛惠圻、苏弘衎、汤秀阡、唐雪甄、黄韵之、杨旻熹、易诺、俞镐尧、吴祉瑶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意念奖(铜奖)及最佳演出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音画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学生运用想像力和不同的音乐元素,把图画或相片的情景演化成「音画」。

得奖作品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

学生名单

欧阳皓欣、欧阳悯念、区誉骞、陈嘉乔、陈敏乔、陈心怡、陈颖怡、陈欣言、张智健、赵至宜、邱怡安、蔡嘉乐、仇康澄、邹梓谦、冯嘉裕、何心翘、洪思桁、叶宗瓒、叶朗天、黄子芯、古梓廷、郭晴、郭匡晴、郭翺曦、邝晓岚、黎程一、赖哲希、黎以琳、林澄欣、林彦彤、李曦晴、梁正汶、梁晓彤、梁宏希、李曦琳、刘思圆、卢绰昕、卢加允、莫希沂、莫思荠、吴健晖、乐康婷、潘旻妤、潘安悦、冼学恩、萧凯晴、司徒蕴曦、杜量宏、童俊哲、董翘、温雪澄、黄颂钧、黄恺澄、黄伊彤、王芯宜、汪颖朗、杨珈睿、馀本立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意念奖( 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声响巨人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想像力,以及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以声响设计表达《声响巨人》的故事。

得奖作品

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第二校

学生名单

区洛瑶、蔡泽慧、陈振柏、陈朗轩、陈铭熙、陈明恩、陈雅慧、陈念榆、郑珈洳、张卓谦、张铠彤、张芷瑄、张芷岚、周希澄、许雯娟、刘颖芝、罗卓逵、李芷而、梁珈齐、李天悦李世锡、李世煊、李易尚、麦凯琳、文宣睿、文尔行、吴雨彤、彭志聪、潘梓馨、施阮珺、董倬杰、王雅柔、黄乐盈、黄倩瑶、黄允希、谢安泰、许云斯、叶晴、阮慧敏、郑天行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意念奖(金奖)、最佳音樂奖(金奖)及最佳演出奖 (银奖 )

得奖作品名称

音画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学生运用想像力和不同的音乐元素,把图画或相片的情景演化成「音画」。

得奖作品

民生书院小学

学生名单

欧芍瑶、区哲铭、陈梓豪、陈悦婷、陈毓乔、郑澄蔚、卓咏、钟信娆、冯思睿、何宓芷、叶澄、关诺瑶、邝毅勤、林铠柔、刘天颖、李浩贤、李诒嬣、梁钧皓、梁明蕊、梁森怡、梁芷瑶、梁慧荞、李翎嘉、凌海殷、凌乙允v文丽雅、梅尔雅、苏熙咏、苏亮而、苏炜皓、谭博芯、谭曦盈、杜翠盈、汤芮然、曾海铫、曾乐儿、曾源华、谢奕骏、谢学霖、曹凯程、黄颂恩、黄希乐、黄其颖、黄朗星、黄斯澄、黄梓翘、黄子殷、王子睿、屈凯琳、甄芷萱、袁在恩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意念奖( 银奖 )、 最佳演出奖( 金奖)及 最佳记谱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音画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学生运用想像力和不同的音乐元素,把图画或相片的情景演化成「音画」。

得奖作品

保良局锦泰小学

学生名单

陈恺晴、陈洛佩、郑咏乐、徐紫宇、古庭泽、林天乐、刘铠淇、梁洁琳、李家贤、雷熙、马迎乐、吴政轩、吴铠澄、吴宛凝、谭靖霖、邓博文、黄浩扬、杨澧璘、叶雅榆、馀明蔚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记谱奖(金奖)、最佳意念奖( 铜奖)及最佳音乐奖 (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声响巨人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想像力,以及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以声响设计表达《声响巨人》的故事。

得奖作品

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

学生名单

陈籽攸、郑昊峯、梁枫、沙莎拉、卢咏诗、孙硕阳、黄曦潼、周秉烛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演出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音画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想像力,以及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以声响设计表达《声响巨人》的故事。

得奖作品

西贡崇真天主教学校(小学部)

学生名单

陈欣盈、陈朗逸、陈楠、张祖欣、范嘉瑶、郑蕴姿、何乐文、何诗漫、何欣桐、何婉珊、姜佩贤、关雄、邝俊贤、刘定缘、刘燕婷、罗倩楠、梁思珩、莫止盈、吴梓睿、乐晏历、孙悦、胡芮慈、杨凯晴、杨子诚、袁子晴、张莉錤、赵嘉仪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记谱奖(银奖)及最佳音樂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声响巨人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想像力,以及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以声响设计表达《声响巨人》的故事。

得奖作品

秀明小学

学生名单

陈芍彤、陈泓熹、陈泽林、陈薪陈、张乐榣、张运浩、钱广晋、蔡泊权、庄梓谆、钟凯、熊纬忻、郭梓浚、刘晋宪、刘晋麟、李海澄、李芊芊、李俊乐、李芸雅、李钰琪、廖嘉莉、吴秋娴、伍梓怡、吴宗霖、伍熙阳、吴凯桦、吴家熙、吴嘉雨、颜诗怡、颜颖彤、彭日升彭竣茗、潘港怡、萧凯盈、谭展鹏、唐琬诗、谢玮珊、黄嘉贤、黄佩蓥、吴俞叶、叶梓轩、姚嘉熙、袁竹灏、曾婉茹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意念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虚拟舞曲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学生以人声模仿其他乐器的声音,制造不同的声效,演绎这首「虚拟舞曲」。

得奖作品

东华三院周演森小学

学生名单

欧阳昕言、蔡蕙荞、蔡蕙蔓、陈冠文、陈乐桐、陈柏乔、陈柏言、陈垚鋾、陈圣诺、蔡巧彤、蔡子乐、周咏瑶、蔡芷晴、钟声扬、何胤熹、黄念芝、叶恒之、甘熹颖、郭柏希、郭茵怡、李嘉盈、梁芯瑜、黎君泰、李慧琦、卢祉澄、莫颖姿、莫颖荞、施纯杰、石凯慈、谢明江、秦子淇、王婕、邢佳欣、杨昊彦、叶泳潼、尤晴榆、阮珈琳、郑思语

年级

小学

奖项

最佳音樂奖( 银奖) 及最佳演出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虚拟舞曲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学生以人声模仿其他乐器的声音,制造不同的声效,演绎这首「虚拟舞曲」。

得奖作品

陈乐生

学生名单

圣士提反书院

年级

中学

奖项

香港作曲家联会导师计划奖学金

得奖作品名称

城‧忙‧忘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作品为大提琴、单簧管、巴松管、马林巴琴及西洋敲击乐而编写以展现香港人繁忙的生活。整首乐曲以斐波那契数列为基础,塑造出一种不稳定的氛围,亦利用不同数列的音型象征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张一弛。

引子是行板;单簧管及大提琴奏著平行的旋律作引入,象征一天的开始,然后通过不同乐器的交接带出三连音的动机。音型基于数列演化成一段由三连音和六连音组成的对答,时而紧凑、时而松弛,再以卡农曲式及附点节奏呈现。

接着,极度散乱的即兴演奏强加于如歌的旋律中,就像生活中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事物。最后的部分反映现今都市人常在营营役役的生活中忘记重视的人、事、物,初心不再。

得奖作品

吳天永

学生名单

圣士提反书院

年级

中学

奖项

香港作曲家联会导师计划提名

得奖作品名称

沉.觅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结合现场管弦乐、人声演唱及舞蹈演出,配以影片和灯光技术,呈现主角在困境中寻回自我的经历。作品共分五部分 ―

首部分为《引子・童年》,由三下钵声作为起首,舞台亮灯后配以轻快的音乐和舞步,描述主角童年时的活泼纯真。

第二部分为《选择》,火红的舞台灯光衬托著大提琴的独奏旋律,表达主角在事业上的起与跌。舞台的空间表达主角最终要作出抉择。

第三部分为《崩溃》,眩眼的灯光配合著不规则的节拍,表达主角在压力下因滥药而崩溃的画面。

第四部分为《寻觅》,以一下重现的磬声以及模仿的小鸟啼叫声的口哨在四处回响,营造神秘的气氛。诡魅的女高音表达主角内心的自我开解。

第五部份为《重生》,由钢琴带领管弦乐团辉煌地重奏乐曲主题,表达主角寻回自己的真我,并有所领悟,犹如重生的凤凰。

得奖作品

庇理罗士女子中学

学生名单

布晓晴、陈咏嘉、朱丹青、何彰容、何盈慰、辜嘉琪、郭映彤、林卓莹、马颢珈、吴卓斯、吴嘉瑜、伍思颖、杨咏喻、严嘉雯、叶锶泳、馀婥凝、杨雅琦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演出奖(银奖)及最佳意念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蝶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结合了舞蹈、沙画及音乐元素,藉著描绘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鼓励青少年要打破固有框架、突破现实限制和勇于追寻梦想。

作品首先以长笛演奏出 g 小调的旋律,并由几种乐器互相对唱来营造不安和寂静的气氛,以描绘毛虫迷失方向反映现今青少年受社会风气影响而迷失自我的现象。其后,柔和的和弦衬托著毛虫吐丝织茧的过程,比喻青少年在寻找学业与梦想之间的平衡。

随著强风突袭,周遭变得危机处处,乐曲的气氛在铜管乐、敲击乐及人声的交织下变得紧凑起来,象征青少年在寻找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以及遇上挫折时旁徨的心情。

随后,音乐突然安静下来,茧蛹上出现了一条裂缝,在漆黑之中透出一道光芒。蝴蝶破茧而出,自由地在空中飞舞,比喻青少年在迷途之中寻得梦想后终能发光发热。

得奖作品

中华基督教会蒙民伟书院

学生名单

陈骏贤、陈俊贤、蔡仁泽、朱颖妍、徐浩钧、方嘉儿、冯绰欣、洪嘉恩、梁凯恩、李晓琳、黎裕郴、王竣乐、黄骏杰、黄韵颖、王家荣、杨启名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意念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重建新易旧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分为三部分,描写旧区重建的情景。

作品首部分以钢片琴的音色模仿交通灯的声响及雪糕车播放的音乐。钢琴独奏过门后,华尔兹乐段表达出人们对旧区依依不舍的情怀。第三部分描写重建后的景象,并以钢琴与小提琴的合奏带出作曲家对旧区怀念之情。

作曲家期望听众反思 ― 「重建」可否真正「重见」往日情怀。

得奖作品

民生书院

学生名单

陈俊扬、陈诺贤、陈慧心、陈宏轩、陈炘崎、郑以匡、冯月珊、侯恩霖、洪静飞、洪竫晴、洪铉铃、郭肇正、黎珀铭、黎柏谊、林霖、刘乔恩、罗籽晴、李学如、梁智晴、梁柏轩、李柏廸、李芷桦、廖君怡、陆政言、马恺乔、文乐瑶、莫嘉嘉、吴颖容、彭芷晴、冼卓盈、萧若朗、司徒玥珩、谭珏莹、田卓峰、谢旻蒑、谢慧怡、黄泺芯、王跃乔、王跃楠、馀泳雅、杨其谦、杨倩桐、叶柏陶、馀天晴、袁颢焜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I 最佳意念奖 (银奖)、 最佳演出奖(铜奖)及最佳音樂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仪式.贻式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贻」解作「遗留」。「仪式・贻式」以宗教作为题材,尝试对这套维系社会稳定的制度进行探讨。

作品开首以四声钟声象征宗教仪式的开始,以不协调的增四度营造空间及距离感,把听众带回盘古初开的混沌状态中。定音鼓的独奏彷佛是人们对万物起源提出疑问。第二部分以不同声部的旋律互相呼应,模仿不同的宗教音乐和吟诵,展示了宗教崇拜仪式进行时的情境。

作品最后以钟声作结,给予观众空间思考:究竟宗教是挑衅起纷争,还是建立了和平?人们又有否因为盲目地追从宗教教条,而扭曲了宗教的本质呢?

得奖作品

皇仁书院

学生名单

朱乐生、关诺谦、岑力行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音乐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正邪共舞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正邪共舞》借鉴顾家煇的歌曲「难为正邪定分界」,带出正与邪之间藕断丝连、难分难解的关系。

作品以大提琴和钢琴的对答开始,营造紧张的气氛,并带出「邪」的冷酷无情。「邪」的旋律由钢琴奏出,并以不同形态重现及发展。「正」的旋律则在第二部分由大提琴奏出,与稍前不和谐的气氛形成极大的对比。两条截然不同的旋律在尾段同时出现,互相抗衡著。

最后,作品以大调作结,除了带出「邪不能胜正」的道理之外,亦藉此鼓励面对困惑迷惘的人不要气馁,因为始终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得奖作品

学生名单

沙田循道衞理中学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意念奖(金奖)、最佳演出奖(金奖)及最佳音乐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破空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通过音乐与舞蹈,带出两个主题 — 「破」和「空」,以表达人们摆脱现有空间的束缚。

作品分为两部分,首部分「破」以大提琴演奏减七和弦的旋律作始,描述人类探索空间的过程。钢琴奏出的持续音与大鼓奏出一连串的三连音贯穿整个部分,表达人类对空间造成的破坏。

第二乐章「空」以钢琴奏出协和的音乐,表示一个乌托邦即将诞生,及后钢琴的持续音重现,加上装饰音,表达人们盼望摆脱现有的空间。

得奖作品

沙田培英中学

学生名单

陈乐行、陈诺贤、陈思慧、陈俣嘉、张恺盈、庄卓楠、朱天行、简基立、黎正怡、罗皓阳、梁子澄、李岶浩、梁逸希、练嘉乔、谭颖琳、邓臻皓、黄果满、严信逸、姚伟乐、馀敏慧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演出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围城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结合了音乐、舞蹈及灯光,表达城市人被困在都市的感觉。

作品的第一段「自由」,由钢琴和大提琴揭开序幕,再以弦乐演奏滑音发展。

第二段「枷锁」,不同的灯光效果及急促的节拍表达舞者不知不觉间被不同的人和价值观所影响,令她无法走出「围城」。

第三段「迎合」使用了很多半音及不协调的和弦,表达主角企图改变自己以迎合世界的标准,却换来更紧的紧箍咒。最后一段「接纳」,藉进行曲道出人们要彼此接纳和体谅,才能走出「围城」。

得奖作品

圣言中学

学生名单

鲍子轩、陈经信、冯冠尧、江贵浩、郭志杰、卢日程、邵高致、苏志辉、黄梓峰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音樂奖(金奖)及最佳意念奖(银奖)

得奖作品名称

期限以后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结合音乐及影片,描绘生命的期限过后,生者的得与失。

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长笛奏出清新淡雅的旋律,与紧凑且具张力的乐句交错,表达在美好的背后却令人叹息的事实 — 任何美好的事都总会过去。

第二部分的引子利用短促的乐句和反复的跳音,表现万物有生必有死,这个令人无奈且麻木的事实。接著,一个2/8拍子的小节配合著急速的十六分音符,过渡至舞曲的乐段,展示生与死的循环。其后,各乐器轮流演奏旋律,呈现在生命终结后,仍有著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希望。

第三部分为乐器全体合奏,混合单拍子及复拍子,以全新的音色演奏在较早前出现的舞曲旋律,表现出生命的期限过后,仍存在像晨光一般的希望,并由下一代、以及其他的生命继续延续。

得奖作品

圣公会莫寿增会督中学

学生名单

陈廷光、陈蔚蓝、池朗廷、郑柏焰、张恺玲、张诺行、张斯雅、程施霖、庄础侨、庄欣桦、徐庆凯、徐悦、方桂怡、傅静雯、冯楚尧、许乐、许生容、叶恺雯、高弘、邝倩欣、刘竣杰、李卓蔚、李巧岚、李思莹、李韵怀、梁栢言、凌诗颂、廖珈琪、麦嘉琪、文正丰、文慧、潘浩喜、潘卓瑶、苏咏心、宋祉楹、曾丽晴、黄隽亨、黄筠惠、胡诵维、邱颖妍、叶晴、袁朗晴、任既向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I 最佳演出奖(银奖)、 最佳意念奖( 铜奖)及 最佳音乐奖(铜奖)

得奖作品名称

肆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四季更替是必然的定律吗?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大自然将会如何还击?

 

作品的前半部,以不同的音乐意念描绘四季的特色。例如,以连续的长音表达严冬的死寂;轻快优美的旋律描绘生意盎然的春天等。后半部则以不规则的节奏、不协调和弦,甚至是即兴手法去表达大自然对人类肆虐环境所作出的回应。

 

另外,音乐配以不同风格的独舞及群舞演出,让观众能投入于视觉与听觉效果交织的表演中。

得奖作品

圣士提反书院

学生名单

陈巧莹、陈乐生、郑明欣、张绍贤、张熙琳、张旻曦、张沛溢、蒋芷攸、蔡衍铿、钟峻豪、何思约、叶峻熙、郭咏欣、黎敏慧、林婧、林晓琦、刘晓旻、李栩怡、李加然、李浚霖、梁恺容、梁晋僖、梁善、廖浚淇、陆蕴莹、麦颖欣、吴天永、潘宝瑜、薛朗晴、苏晓亮、苏浩铭、谭皓阳、杜颖尧、谢芷琦、董书廷、王卓珩、黄启哲、吴秋霆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I 最佳意念奖( 金奖)、最佳演出奖(金奖)及最佳音樂奖 ( 金奖 )

得奖作品名称

沉.觅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本创艺作品结合现场管弦乐、人声演唱及舞蹈演出,配以影片和灯光技术,呈现主角在困境中寻回自我的经历。作品共分五部分 ―

首部分为《引子・童年》,由三下钵声作为起首,舞台亮灯后配以轻快的音乐和舞步,描述主角童年时的活泼纯真。

第二部分为《选择》,火红的舞台灯光衬托著大提琴的独奏旋律,表达主角在事业上的起与跌。舞台的空间表达主角最终要作出抉择。

第三部分为《崩溃》,眩眼的灯光配合著不规则的节拍,表达主角在压力下因滥药而崩溃的画面。

第四部分为《寻觅》,以一下重现的磬声以及模仿的小鸟啼叫声的口哨在四处回响,营造神秘的气氛。诡魅的女高音表达主角内心的自我开解。

第五部份为《重生》,由钢琴带领管弦乐团辉煌地重奏乐曲主题,表达主角寻回自己的真我,并有所领悟,犹如重生的凤凰。

得奖作品

九龍华仁书院

学生名单

赵铠杰、叶子鹏、金驰、李卓熹、李隽文、黄泽翘、杨元翘、袁卓祺、阮澄锋

年级

中学

奖项

组别I 最佳意念奖( 银奖 )及最佳音樂奖( 铜奖 )

得奖作品名称

战争与死亡

作品集主题

得奖作品简介

多媒体作品《战争与死亡》结合了中西乐器、饶舌、节奏口技及灯光技巧,以表达战争的残酷。

作品首部分以笛子的独特音色描绘战争的悲情。第二部分弦乐模仿笛子的旋律,节奏口技和减和弦的颤音令气氛更为紧凑,其后的饶舌段落道出了作曲家对战争的不满。

第三部分以减七和弦及小提琴独奏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弦乐部分象征战争为人类带来了绝望。作品最后以笛子的变奏旋律以及小提琴的泛音作结,代表人们对战争的控诉。

作品通过暗淡的冷色灯光贯穿整个表演,营造战争与死亡的氛围。

得奖作品

标签

  • 表演
  • 小学, 中学
logo-eb-sc
Top

修订日期:2023年2月10日

© 2021. 教育局版权所有